美關稅談判首輪順利 賴清德推動「台灣加1」
蘇國雄 / 賴清德總統接見「社團法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及資訊與財金管理系等三系所友會」,肯定北科大校友透過產學合作與社會回饋,對臺灣經濟發展的貢獻。並指出,臺灣經濟有所發展、稅收增加,政府將稅收運用在持續投資經濟、強化國防力量及社會投資三大面向,期盼透過教育栽培人才、用經濟建設照顧人民,改善人民生活,讓國家變得更好。
訪賓一行今天由經濟部次長江文若陪同,至總統府晉見賴清德總統;總統致詞時表示,看到大家備感親切,他很榮幸三年前在北科大一一一週年校慶時,獲頒北科大「榮譽校友」,對於能和大家成為校友,他也感到相當光榮。
總統說,今天來自三系所友會的校友,除了在企業經營、數位轉型、科技應用及金融管理等領域持續推動創新,更透過產學合作與社會回饋,展現高度的社會責任,提升臺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大家都是臺灣產業能夠穩健向前行的重要推手,他要表達感謝之意。
總統指出,這些年來臺灣走過疫情挑戰,經濟表現成績亮眼,而國際趨勢瞬息萬變,面對貿易戰、關稅戰等經濟風險,要步步為營,才能化危機為轉機,並順勢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因此,對於美國政府公布新的關稅政策,政府很早就開始準備,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也率領團隊,公布了九大面向、二十項措施,預計投入八百八十億元經費,針對各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總統說,臺灣已與美國展開談判,第一階段的談判過程順利,會持續在確保國家利益的前提,以及保障產業發展的目標下,與美國進行談判工作。他也希望利用此次挑戰,化為臺灣的機會,推動「臺灣加1」,也就是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總統提到,他在去年五二0上任後,定位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為了讓企業立足臺灣,政府積極改善臺灣投資環境,並鬆綁法律、減稅,解決改善水、電、土地、人力、人才等問題,以及延長歡迎臺商回臺投資方案、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等「投資臺灣三大方案」,並推出投資抵減等措施,就是要讓企業在臺灣這塊土地深根茁壯。
總統表示,為了協助臺灣企業布局全球,政府積極與友盟國家簽訂投資保障協定,協助企業界到友盟國家布局。此外,也積極與友盟國家洽簽雙邊經貿備忘錄或協定,像是與美國洽簽「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並分別與加拿大、澳洲、英國簽訂相關經貿合作倡議,就是希望臺灣可以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透過多邊解決貿易障礙問題,讓臺灣產品行銷全世界。
談及臺灣經濟成長,總統感謝產業界這幾年來共同打拚;去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達4.59%,是亞洲四小龍第一,贏過日本、美國及歐盟主要國家,也高於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蔡前總統剛上任時,股市是八千多點,卸任時二萬多點,上漲超過150%。此外,近期也有許多國內外藝人在臺舉辦演唱會,代表臺灣經濟在各行各業努力下有所成長,並反映在各種面向上。
總統指出,經濟發展,稅收得以增加,政府將稅收用在幾個方向。第一,持續投資經濟,不僅持續改善臺灣投資環境、強化科技產業,也特別幫助中小微型企業。行政院提出協助中小微型企業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通路發展等三對策,並提出普惠貸款、租稅優惠及信保機制等三項配套措施,協助中小微型企業持續發展。
總統接著說,第二,強化國防力量。因為地緣政治變化,要靠實力獲得和平,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透過強化國防力量的過程,發展國防工業,與友盟國家合作,讓臺灣智慧機械或相關產業得以升級轉型。
總統也提到,第三,強化社會投資。政府推動「零到六歲國家一起養」政策,零到六歲的小孩自己帶,政府每個月給予育兒津貼,第一胎五千元、第二胎六千元、第三胎七千元。零至二歲幼兒托育補助,送托公共化托育機構每月補助第一胎七千元、第二胎八千元、第三胎九千元;送托準公共服務者每月補助第一胎一萬三千元、第二胎一萬四千元、第三胎一萬五千元。二至六歲幼兒就學補助,就讀公立、非營利及準公共幼兒園者,第一胎家長每月繳費分別為一千元、二千元、三千元,第二胎、第三胎以上再優惠,政府共編列超過一千二百億元經費,就是希望可以減輕年輕夫婦的負擔。
總統表示,政府也擴大高中職免學費範圍、拉近公私立大專學雜費的差距,並對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提供每年一點五至二萬元的補助。他認為,教育非常重要,政府透過教育栽培人才,個人透過教育取得專業知識、改善生活,使國家變得更好,當經濟變好,國人稅收增加,國家在遇到疫情、地震等重大事件時,中央才有能力應變;或在面對美國關稅政策時,政府也才有辦法照顧受到影響的中小企業,並能用經濟建設照顧人民、強化國防,確保國家安全。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