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歌劇院7至9月推4檔演出 橫跨古典、當代與傳統文化
覃柏睿 / 盛夏將至,臺中國家歌劇院自7月至9月推出四檔橫跨古典、傳統與當代表現的精彩節目,邀請觀眾走入劇場,感受藝術的多重樣貌與深刻情感。演出涵蓋布袋戲、男聲合唱、實驗劇場與當代芭蕾舞作,展現文化的跨界融合與創意發展。
由臺中國家歌劇院副總監汪虹、新勝景掌中劇團《尋》編導朱祥溥、謎思星球劇團《歌劇驚魂夜》女高音郭若璿、鍾心欣、導演陳仕弦、藝術總監許育甄、台北首督芭蕾舞團《遠山的呼號》編舞家張曉雄、藝術總監尤儷蓉、濤韻男聲合唱團《夜色詩意》指揮吳家馨、鋼琴伴奏張育嘉與合唱團團員出席為活動宣傳。(見圖)
首先登場的是新勝景掌中劇團的《尋》光影布袋戲(7月5日),以旗艦劇場版規格登上歌劇院小劇場,融合武俠與現代議題,展現當代布袋戲革新風貌。該作由朱祥溥編導,採用光雕投影、動畫影像與搖滾音樂,結合短篇敘事結構探討中年危機與身分認同,企圖以「一本書」的概念串聯記憶與情緒,引領觀眾展開一場心靈探索之旅。
緊接著在7月25日登場的是濤韻男聲合唱團的年度音樂會《夜色詩意》,以男聲合唱詮釋德奧浪漫與臺灣流行音樂。上半場演出舒伯特的合唱作品,展現古典音樂的細膩層次;下半場則重新演繹〈外婆的澎湖灣〉、〈但願人長久〉等臺灣經典流行曲,呈現民歌運動至今的跨世代聲音記憶。合唱團指揮吳家馨表示,濤韻為中部首個立案男聲合唱團,目前團員近40人,致力推廣男聲合唱之美。
8月23、24日則由謎思星球劇團帶來實驗劇作《歌劇驚魂夜》,以美術館為背景,將視覺藝術、文學與經典歌劇交織成沉浸式互動劇場。觀眾將隨著劇情穿梭於克林姆的名畫《吻》與普契尼《波希米亞人》等作品之間。藝術總監許育甄與導演陳仕弦以創新手法詮釋古典歌劇的當代表現力,演出現場還有演員在觀眾席間遊走,模糊舞台與觀眾的界線,帶來身歷其境的觀演體驗。
壓軸登場的則是台北首督芭蕾舞團35週年新作《遠山的呼號》(9月20日),由旅澳編舞家張曉雄創作,以當代芭蕾語彙回應土地記憶與內在情感。作品靈感來自臺灣的自然景觀與歷史脈絡,舞者透過身體語言回應海岸、山林與島嶼記憶,展現文化與時代的深層對話。張曉雄表示,臺灣如同一艘堅韌的船,在驚濤駭浪中承載著多元文化與生命力。
歌劇院副總監汪虹表示:「無論你是戲劇愛好者、音樂發燒友,或是想一探劇場魅力的朋友,都能在今夏的歌劇院找到共鳴與驚喜,體驗橫跨傳統與當代、在地與國際的藝術能量。」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