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主導明年十九大 中共確立第四代核心領導人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決定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17年下半年召開
本社訊 /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10月27日在北京京西賓館閉幕,首次提出「習核心」。七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張高麗、劉雲山、張德江、習近平、李克強、俞正聲、王岐山等在主席台上舉手表決。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10月27 日下午在北京京西賓館閉幕,會議公報首度確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為黨中央的「核心」,號召「全黨同志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這是時隔 13 年後中共再次在黨內領導層樹立「核心」,習近平也成為繼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之後,中共第四位「核心」領導人,他將主導 2017 年下半年召開的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為期四天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並通過了關於召開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10月27日發布的全會公報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身體力行、率先垂範,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黨內政治生活展現新氣象,贏得了黨心民心,為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證。這是自 2003 年之後,中共再度將總書記稱為「核心」。
中共領導「核心」的提法,源自 1989 年「六四」事件後的六月十六 日,鄧小平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召開前夕,召集江澤民、李鵬等人開會,鄧小平稱,「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毛澤東是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鄧自稱是第二代領導核心。
由中央委員會選出的總書記是領導職務,每屆任期五年,但「核心」則與職位無關,影響力也不受任期影響,「核心」通常是指思想上、政治上對全黨有重大影響力的領導人。鄧小平退休之後,1992 年仍以「核心」身分發表南巡講話,指點江山,江澤民雖被確立為「第三代領導核心」,不過直到鄧小平 1997 年逝世,「江核心」的影響力才真正突顯。不過,江澤民退休之後,繼任的胡錦濤並未獲得「核心」的封號,官方通常只稱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後,沿用胡錦濤的稱謂,稱作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近年來,習近平透過擔任各中央領導小組長等方式集權,去年以來,包括中辦主任栗戰書的各級官員紛紛表態「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一手抓反腐,一手抓集權,逐漸建立權威。今年初,已有十多個省市的書記公開喊出必須維護習近平同志這個核心。六中全會前夕,人民網旗下網媒發表題為大國崛起呼喚強大領袖核心的民意調查造勢,稱社會各界對進一步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高度期待。
全會提出,「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全黨令行禁止,是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所繫。」全會號召「全黨同志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幹部尤其是高級幹部「要向黨中央看齊」「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全會決定,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17年下半年召開。全會還決定將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趙憲庚、寧夏自治區主席咸輝兩名候補中委遞補為中央委員會委員,補上落馬的遼寧前書記王?、病逝的海南原政法委書記陳志榮的空缺。全會並審議通過關於王?以及北京市委前常委呂錫文、原蘭州軍區副政委范長秘、武警前副司令牛志忠等三名候補中委違紀問題的審查報告,確認對四人開除黨籍。
人民日報10月28日在社論指出,全會正式提出「習核心」,「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是黨和國家根本利益所在」,有利於「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領導」,「對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201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