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府至北投舉辦行動市政會議 柯文哲:各局處在北投的預定工程進度均應表列讓地方人士清楚
劉玟麗 / 臺北市政府行動市政會議4月25日在北投區行政中心舉辦,柯文哲在聽取區政及相關局處有關北投的報告案後,要求相關局處在北投的預定工程,例如社會局主政的奇岩長青樂活大樓興建案及衛生局在秀山國小設置的長照機構等,應清楚地將時程表列出來,讓地方人士都能清楚相關工程的期程進度。
柯文哲表示,北投的老人共餐應繼續推廣,有關出院準備、照管專員等需求,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市立聯醫正與臺大、馬偕及三總協商。
另外,柯文哲表示,有關貴子坑溪河道夜間及休閒步道,公園處有去看過,因為種櫻花的存活率不高,主要是因該地區位在風口,應改種水皮黃,種櫻花可能要另外找地方,例如22號公園可以評估一下,他也指示貴子坑溪河道旁的空樹穴應儘速以植栽補起來;至於大度路、大業路周邊壅塞問題,因道路硬體已經做好,很難調整,應採用號誌等軟體來進行改善。
柯文哲表示,臺北市城市博物館就是「沒有圍牆的博物館」,這四個城市博物館包括北投、大稻埕、艋舺、城南,城南城市博物館大家比較不熟悉,主要就是蟾蜍山、嘉禾新村地區。柯文哲說,目前這四個城市博物館裡面,艋舺是最早提出的,不過他看北投會是最早有成績,他指示由副市長陳景峻擔任召集人,每個月把相關局處都找來研商,北投地區很多景點分屬不同的局處在管,所以每個月要開會,報告一下他們要做哪些東西,再去整合,每個局處要做的事,常常是一個單位在做,但是別人不知道,所以要做的大家講出來,列管追蹤,每個月再到市長室來報告。
柯文哲接著說,從新北投車站開始,再上來是北投公園、北投圖書館、北投溫泉博物館、梅庭、地熱谷這一條線,還有凱達格蘭文化館、中心新村等,中心新村、前日軍衛戍醫院要怎麼開放怎麼用,還有一些市府要跟國防部一起處理,另外還有北投製片廠。柯文哲表示,因為北投的公民團體很強,所以長期以來公民團體都做得很好,每一個由市府局處負責的場館,要再把公民團體加進來,每個月開一次會,一直往前進,大概希望是做到這樣。
柯文哲表示,他上次來看,看到幾個問題,比方說北投景點很多,交通要怎麼解決?因為從頭到尾用走的就很累,上次提出的電動車構想,但因為電動車開上馬路有管制。所以每一個場館都做起來以後,最後交通要怎麼輸運?小型巴士怎麼串接?因為全部景點用走路還蠻累的,他是沒問題啦,若是年紀比較大的人就有問題了,他指示先把這些景點做起來以後,最後再去處理北投城市博物館的交通問題。
另外,柯文哲也提到區公所報告的,臺銀宿舍整修完以後目前的用途,現在修起來是非常完整,當做北投城市博物館的一個點,但臺銀修好以後又不拿出來,那就沒有用了,他指示列管臺銀宿舍,由陳副市長與臺銀研商後續處理。
柯文哲在行動市政會議後接受媒體聯訪,他坦言來開行動市政會議之前,花了一個假日來了兩次北投,把要解決的問題都記下來,能夠解決的就都先解決掉,也讓地方士紳知道,市府在地方做了什麼?打算要做什麼?這也是直接面對面的溝通;媒體詢問地方士紳好像沒有發言的機會,柯市長表示,會後還有一個座談會。至於媒體詢問開會時為什麼首長都坐旁邊、地方士紳坐在中間,柯文哲表示,因為市府首長在市府裡面開會都開很多遍了,這行動市政會議主要是對當地的團體溝通。
有關媒體詢問外傳網安科技董事長熊子傑將接任臺北悠遊卡公司總經理一事,柯文哲表示,他曾跟熊子傑談過,熊子傑以前在資訊安全相關電子業做過一段時間,其實是這樣,市府人事任命,在市長談過、幕僚談過、相關局處都談過後,大家都要寫意見,寫完以後再送市長室會議再去討論。所以這種用人的程序會比較長,目前還在作業當中,外面就傳到亂七八糟的;至於媒體追問多數議員聽到熊子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他是誰?」柯文哲表示,用人本來就不一定要用那種有名的人,其實市府現在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在挑人、徵人,媒體追問,熊子傑之前曾在市府做過悠遊卡相關的標案、傳出爭議,柯文哲表示,第一點,有一個爭議也不是說就一定不可以用,看是什麼樣的爭議。還有一點,市府的做法,就是讓人事流動時,有問題大家就會開始討論。
至於媒體詢問新北市朱立倫曾說萬大線本身就是北市府要自己HOLD,為什麼要怪到人家?柯文哲表示,應實務地解決萬大線的問題,萬大線從現在開始蓋,它的整個工程瓶頸在哪裡?要怎麼解決?這樣就好了。這應該是雙方的捷運工程局討論,從現在開始蓋到完工,最大的瓶頸在哪個地方?要怎麼樣處理,就這樣子。柯文哲接著說,他常常說臺北市捷運工程局的品質非常好,但速度實在是太慢了,速度慢是因為他們是工程人員,不擅長協調,比方說要跟屋主、地主去協調,這種能力就沒那麼好了,這就變成政治部門要幫他們解決;媒體追問柯文哲覺得新北市那邊不夠積極嗎?柯市長回答說,他不管積極不積極,重點是瓶頸在哪裡、怎麼解決?這樣就好了,這個就是要處理的事。
至於媒體問到聯開宅,柯文哲表示,聯開宅是這樣,以前說聯開宅要做社會住宅,後來又發現聯開宅價格太高了,如果一個聯開宅它每個月的房租都要超過三萬甚至四萬元,請問這個適合當公共住宅嗎?所以老實講市府後來檢討過,就是自己的戰略有問題,社會住宅或是公共住宅,它還是有一定的價位。每個月每一坪五百多元租金這種可以忍受,所以如果房租一萬元,對年輕人來講已經是很大的壓力。如果現在房租要三萬、四萬元,那臺北市拿這個出來當社會住宅,那才是頭腦壞掉了,所以這個就是戰略錯誤,如果重來一遍,聯開宅應該是蓋商場而不是蓋住宅。那個蓋出來的住宅都是豪宅,因為它的價格太貴了。
至於媒體詢問,桃園市長鄭文燦說在立法院上週審查年金改革草案,遭反改革的抗議民眾推擠,被撞斷了兩根肋骨一事,柯文哲表示,反正打人一定不對、暴力一定不對,其實臺灣民主政治走到這裡來,應該可以比較理性地討論,所以那種推擠、撞人還是不理想啦,也包括砍銅像,所以整個社會還是要朝理性的方向去發展。
至於媒體詢問立委段宜康說北市核准路權但是無法保護首長,柯文哲表示,他有給警方政策上的指導,他反對用人肉盾牌,有人說拒馬很難看、政府形象不好,下場就是市警局幾乎要用三倍的警力去排人肉盾牌,他是反對啦,他覺得他寧可用拒馬等去減少警力的使用。當然這次的布置什麼有問題的話,市府會再檢討,但是他認為要把警察當人看待;媒體追問檢討報告,柯文哲說,他看過一遍了,他自己都簽了,不過是這樣,要怎麼布置,比方說整個立法院範圍要多大、要怎麼擺,這個可以討論,市府會改進,就這樣。
柯文哲並視察北投老人日間照顧中心設施設備、體驗泡腳區,他並與中心的長者們互動交流。隨後參觀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並於北投分館頂樓露臺,向媒體說明並鳥瞰北投生態博物園區發展理念。
柯文哲表示,臺北市在進行所謂的軸線翻轉,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往北往南,有一個軸線,其實到現在施政兩年,這個應該會成功。在硬體建設上面,在軸線上面,現在有四個城市博物館要做,第一個是北投,再來是大稻埕、艋舺、城南。其中,北投是內容最豐富、最容易成功的地方,因為這裡有很強的公民團體,從捷運新北投站一條線上來,七虎公園、七星公園、北投公園、22號公園等,最近新北投車站也剛蓋好。鑽石級的綠建築─北投圖書館,在建築史上是一個傑作,再往上去溫泉博物館、梅庭、到地熱谷,這個軸線上面,旁邊有凱達格蘭館,中心新村,衛戍醫院,再遠一點有北投製片廠,所以在這條軸線旁邊,還有臺銀宿舍、張學良故居等。
柯文哲表示,在日治時代,北投就是一個溫泉地區,所以它的文化內容相當多,市府建造城市博物館─沒有圍牆的博物館,這裡每棟建築都很有歷史意義,過去公家機關常常分工但不合作,因為場館管理分散在市府各局處,所以要利用北投區公所當做一個平台,每個月把有場館在北投地區的局處都找來開會,再加上這個地方的公民團體一起設計,讓本來是獨立的據點都可以串連起來,整個北投會成為臺北市一個新型的觀光地區,從新北投車站搬回來蓋好以後,附近生意都變好了,但這個還是要更好的整合,所以市府還是要繼續努力,讓它成為一個城市博物館。
至於有媒體詢問,北投路很小,交通該如何處理?柯文哲回答說,第一點,到這個地方來,它的特色就是要慢活,它並不是要開那個大馬路,讓車子跑來跑去,事實上希望旅客是搭乘捷運到新北投車站後,用走的方式在這個地方慢慢晃,將來這些據點一個個都做成功以後,會開始思考人行步道的規劃,也許會有小型的電動車,不過現在都還在思考。柯文哲說,到北投來並不是那種搭遊覽車到一個地點,下車尿尿、照完相,就上車跑掉。到北投來它的觀光模式不一樣,它是一個慢活的觀光模式,它就是讓你用走的,請大家搭捷運到新北投車站,花一天的時間在這裡慢活。
柯市長並談到他經常和陳醫師來北投玩,北投這裡還有很多景點,他打趣說「陳佩琪最喜歡來這裡了,你們都不曉得,我每次都被她拖來的。」201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