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台中榮總完成達文西同步腎切除與異血型移植
鄭佳如 / 台中榮總醫療團隊於2025年4月創下全球醫療里程碑,成功為一名61歲古姓女士,完成全球首例「同步舊移植腎切除+異血型活體腎移植」達文西手術。手術歷時6小時,克服高難度腹腔沾黏與血管吻合挑戰,目前病患與其丈夫的腎功能皆正常,術後第6天即順利出院。
由臺中榮總醫療團隊:泌尿醫學部醫師陳正哲、腎臟科醫師陳呈旭、泌尿醫學部主任李建儀與古女士及丈夫張先生、古女士母親等人共同出席說明。
古女士29歲確診IgA腎炎,因免疫系統異常導致腎衰竭。1992年母親捐腎相救,但使用9年後功能退化,2002年再接受大愛捐贈腎移植,雖歷經急性排斥反應,仍奇蹟使用達23年,遠超15至20年的平均壽命,最終於2024年3月喪失功能,三度回到洗腎生活。
為脫離洗腎痛苦,古女士積極尋求治療,其丈夫不捨妻子受苦,雖曾罹患大腸癌並轉移肝臟,經完整治療8年未復發,毅然決定捐出自身O型腎臟,幫助B型血妻子進行跨血型腎移植。
手術挑戰重重。泌尿醫學部陳正哲醫師指出,這是病患第三次腎移植,須先處理腹部多次手術後的嚴重沾黏,並重新尋找可行的動靜脈吻合點,舊有優良血管已用盡。再者,右腹原有母親捐贈的舊腎占據空間,須同步移除為新腎騰位,手術規劃極為關鍵。
全球對同步切除與移植意見分歧,為降低風險,中榮術前以電腦斷層確認血管與腎臟狀況,決定一次完成手術、避免兩次麻醉。手術中,團隊先剝離沾黏組織、切除舊腎,確認血管吻合條件良好後,由另一組團隊取出丈夫右腎,利用特製保冰裝置防止器官回溫,最終順利完成移植。
值得一提的是,病患丈夫右腎靜脈先天特短,剩餘血管僅0.3公分,傳統手術難以縫合,所幸運用達文西機械手臂,透過放大視野與高靈活操作,精準接合,腎臟一接上即產尿。
考量丈夫曾接受化療,團隊也詳細檢查腎功能與癌症復發風險,確認腎臟無癌轉移後才同意捐贈,確保受贈者健康無虞。
腎臟科黃俊德醫師指出,IgA腎炎是亞洲最常見腎炎,好發於20至40歲族群,常因壓力、睡眠不足等誘發免疫系統攻擊腎臟,最終導致腎衰竭。根據統計,2014至2016年全台醫學中心完成1445例腎切片,原發性腎炎占26%,男性罹病機率為女性2至3倍。
古女士在三度腎移植、異血型配對與丈夫病史等多重高風險條件下成功重獲新生,成為國際移植醫療重要里程碑。2025/06/06